九十一岁爷爷打卡自己设计建造的清华教学楼

九十一岁爷爷打卡自己设计建造的清华教学楼

最近更新:2021-05-08 01:18

九十一岁爷爷打卡自己设计建造的清华教学楼

金奇异兼职消息: 近日,清华大学新闻学院的学子们路遇一位91岁的老爷爷带着老伴在清华校园里拍照“打卡”。有学生好奇上前询问,爷爷淡定指着一旁的教学楼回应,身份惊呆众人:“我是土木系的,这个房子是我盖的!”引发网友热赞。

91岁爷爷打卡自己设计的清华教学楼上了热搜,实际上90多年前,北大教学楼还曾以两位爷爷命名呢。一起来看一下。

国学大师钱穆比胡适小4岁。在学术上,胡适留洋,侧重用西方方法,而钱穆是中国传统的忠实捍卫者。两人“针尖对麦芒”,谁也不服谁,给学生各自开课。钱穆自己都说,“余自入北大,即如入了一是非场中”,当时,北大老师们的家属,都知道了胡钱之争,专门组成了听课“太太团”,听完钱穆的,再听胡适的,回去再当八卦谈资。

可是对这样的“打擂台”,钱穆倒是很热衷,认为是北大学人“皆学有专长,意有专情”的缘故,并且还惋惜道:“各自埋首,著述有成,趣味无倦。果使战祸不起,积之岁月,中国学术界终必有一新风貌出现。”

钱穆在去北京大学任教之前,在燕京大学曾教过一段时间。燕大当时的校长是司徒雷登。

一天晚上,司徒校长请各位教授来赴家宴,实际相当于“团建”,想了解一下大家对学校的印象。结果,钱穆的“耿直病”又发作了,说自己就是因为听说燕大在所有教会学校中最“中国化”,心向往之,所以才慕名而来,结果,实际情况大相径庭。

钱穆随便拿教学楼举了个例子:“一进校门就看见M楼和S楼,这是什么意思嘛!中国化在哪里啊?应该用中文命名嘛!”耿直boy钱语毕,大家都不出声了,这回连尬聊都没有话茬了。

后来,燕大因为这件事开了个专门校务会议,于是把M楼改为“穆楼”,把S楼改为“适楼”。后来大家都开玩笑说,钱穆这一提议,让他和老对头胡适,各得了一个楼的“冠名播出”。

钱穆这个耿直boy除了怼胡适,和傅斯年也没少“互掐”,别说,那一代大师的学术之争,从某种程度上讲,比现在的“宫斗戏”都精彩。但不同的是,大家收获的不是尔虞我诈,而是质疑权威的勇气和做学问的乐趣。